今年以來,微軟在中國的發展不斷遭遇麻煩。5月16日,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曾下發過一則通知,規定國家機關在“信息類協議供貨強制節能產品采購招標”中,所有計算機類產品不允許安裝Windows8操作系統。不過在政府采購名單中,仍然有windows7的身影。
該通知一度在業內引起軒然大波。方興東表示,全球有超過90%的計算機使用微軟操作系統,在中國,這一比例超過95%;赨nix基礎的蘋果MacOSX操作系統只能算小眾市場。 不過,微軟官方從未公布過該公司在中國的業績數據。曾有報道指,微軟在中國近80%的收入,來自于打擊盜版過程中的罰款,而非正版軟件的銷售。 盡管這一數據未得到官方證實,但打擊盜版確實是一段時間里微軟在華推動產品破冰并獲得“補償性收益”的關鍵手段。 微軟前CEO鮑爾默曾在2011年表示,微軟在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所獲得的收入,竟然比荷蘭市場還要低,“微軟在中國每賣出一臺電腦所獲得的收入,大約是印度的六分之一”。 分析認為,如果國家工商總局此次對微軟的調查成立,短期對其業績不會有很大影響,但卻會給國產操作系統帶來機會。 在日前公布的2014年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協議供貨商名單中,在操作系統方面,除了微軟的Windows系統外,國產操作系統所占的比例明顯增大。 記者在中央政府采購網上看到,本次個人操作系統的名單中,有Deepin、SPGnux、中標麒麟(NeoKylin)、中科方德、優麒麟、微軟、阿里云、龍鑫等8家。其中,阿里云系統為移動操作系統,該系統采用了免費策略,入圍價為0元。 方興東認為,一款新的操作系統要有立足之地,首先要有一個產業形態豐富的生態系統來支撐它,且這個市場要足夠強大!皣鴥纫胱龀稣嬲懈偁幜Φ牟僮飨到y,必須是在模式創新和機制創新的基礎之上,因為微軟的生態和優勢都不可復制! 而在孫永杰看來,即使對微軟的反壟斷調查成立,國內操作系統市場也不容樂觀。“操作系統的架構是要從底層基礎做起,目前我國的大多數企業還意識不到這點,僅僅看到了表層現象! 孫永杰說,“過去這么多年,正是因為國產產品的缺陷和不足,才客觀上造成了微軟的壟斷!
本文節選自網絡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