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則老人乘坐公交車排解孤獨、打發時間的報道,受到了熱議。如今,老人極度孤獨引發的社會問題,以一種集中爆發的姿態呈現在了我們面前。坐著公交車圍著城市轉圈圈,無非是想找個人說說話,排解內心的孤獨。
2013年12月9日
江西分宜縣一名老太投了20元乘坐公交車,坐了三四個來回沒下車。老太兒子、兒媳平時工作忙,只身一人在家感覺孤單,于是坐公交車打發時間、排解寂寞。
2013年12月
坐完3路坐861路,然后再坐3路……太原一名老人因獨自在家感覺孤單,便來到離家最近的公交車場換著乘坐公交車打發時間。
2011年5月
每天上午8點,家住福州的李依伯都會和老伴坐上公交車,從起點站坐到終點站。兩位老人呆在家里實在悶得慌,只好出來坐車解悶。
2010年11月
濟南一位70多歲的老人持續半年坐同一趟公交車,每天坐兩趟,4個小時就為找人說話。
長沙心理學專家劉正華說,很多老年人因為感到孤獨去坐公交車,坐的是公交,更是寂寞。“一方面打發時間,一方面又能看看各處的風景。除了物質,子女們更應該關心父母的精神需求,做些努力,讓父母有自己的興趣圈子,緩解孤獨感。”
如今,民營養老院越來越多地出現,這些硬件軟件皆優的地方,是否能聚集更多的老人,讓老人們在面朝春暖花開的庭院里,拍拍風景,聊聊現在。而數以億計的空巢老人及其子女,是否能適時放下養兒防老的觀念,真正地融入養老院這個老人圈子,找到一個與自己說話的人?
|